第448章 四大远古诸族的底蕴(第1页)
朝廷下发的救粮在第二天的下午才到,马县令交接完后,立刻在县衙旁边开始派粮。难民们见朝廷又有粮食发下来,蜂拥而至。马县令见场面混乱,生怕发生抢夺,只好又调来一队士兵配合县衙中的人手维持秩序。
赵氏这一天以来,一直是心神不宁。昨天夜晚还被噩梦吓醒,她的脑海中总是会冒出张凡倒在尸堆中,闭目不醒,满身都是鲜血。这天她告诉张凡,张凡却是不以为然。先不说那书中写到的:"子不语怪力乱神",就冲他是一个五百年后的人,他也不会相信这些事。无奈赵氏总是如此,张凡没有办法,只好带他去街上的刘半仙那里算了一卦,算出个"虽有劫难,但无大碍",说张凡能完整无缺地活到九十岁,赵氏这才放下心来。
第二天一大早,有陕西大军的斥候前来通报,说是大军将在下午到达,稍做休整,然后将会连夜赶往宁夏卫。并且还带来了张凡的调令,临时委任张凡为随军主薄,突袭河套。马县令得到消息就马上派人请张凡过府,将调令交给他。
这次调兵,王崇古可是下了狠心,几乎抽调了陕西一半的兵力,几乎有五万人。不过这五万人可不是都要进入河套,除去原本就驻守长城的边防军不动,这五万人的一部分要负责巡逻各个无人看守,但是鞑子可能会翻山绕进来的山川险要。还要有一部分去支援大同府和蓟州府。听说最近东南沿海没有闹什么倭患,大部分都被戚继光的戚家军给剿灭了,剩下些倭寇都是三五成群,不成气候。朝廷准备掉戚继光及其部下,督阵蓟辽,拱卫京师。所以这样算来,真正进入河套地区执行突袭计划的军队数量不会过多,可能只有五千人左右。当然,人多了目标就大,万一打草惊蛇,就算不上什么突袭了,倒是恐怕能否全身而退都是问题。
张凡就是历史成绩再差,也听过戚继光这位鼎鼎大名的大明传世名将,抗倭英雄。想到自己有可能见到这样一位历史人物,张凡心中又是一片激动。
"此番贤侄你随军而行,定要多加小心啊!"马县令有些担心张凡,怕他第一次上战场,会出什么纰漏。
"大人放心吧,晚生省得。"张凡回答道。
"嗯,下午,大军就会路过此地,稍做休整就会出发。本县距离宁夏卫之间再无大的城镇,可能会连夜行军。贤侄还是回家休息,否则可撑不了一夜。你没有骑过马,军中又无车辆,要做好准备啊!"马县令关心到。
"多谢大人提醒。"张凡道了声谢,说道,"那晚生就回家去了。"
"去吧,到时老夫会派人去通知你。"马县令说道。
张凡回到家中,此时流亡来此的百姓都去县衙领粮,家中倒是没有人了。张凡与母亲说了夜晚行军的安排。赵氏知道张凡从来没有通宵熬夜,平常读书最多也只到子时,怕他熬不住,也是劝他休息。自己却是怕张凡行军途中饿着,为张凡准备干粮去了。
张凡从来没有午休的习惯,心中又想着自己马上就要上战场,纷乱的很,快到申时才睡去。酉时刚到,马县令就派人前来叫张凡过府。张凡才睡了堪堪一个时辰就被叫醒,有些迷糊,只是心中还惦记着行军大事,恐怕耽误了,连忙请母亲打来水,洗了把脸,这才清醒。正准备出门的时候,赵氏递过一个包裹,张凡有些疑惑。
"这里是娘为你准备的干粮,夜晚行军劳累,万一饿了用来充饥。"赵氏喃喃地说道,"凡儿,一路山……要……多加小心……"说道此处,赵氏又哭了起来。
"娘,我只是去做个随军主薄,远离那些刀兵之事,不会出什么事情的。"张凡劝道,"况且那刘半仙不是给我算过,能活到九十岁吗!我今年还不及弱冠,还有七十几年好活。况且我怎么舍得下娘您啊!您不是还等着抱孙子吗!"
"你这孩子,说的什么话!"赵氏听到此处,破涕为笑。
张凡在母亲的注视下,跟着马县令派来的人往县衙去了。
此时县城中已经没有难民的身影,听说是大军来到城外,帮着建了些简易的棚子,供流民暂时居住。城里的流民已经都出城去了。
张凡进了县衙,发现马县令正与一位披金穿甲的将军模样的男子说话,那男子看起来有四十多岁,脸上神情看起来对马县令也是十分恭敬。
马县令见到张凡进来,赶忙把他拉过来,介绍那位将军与他认识。
"贤侄来了,快来快来,见见刘金全刘参将。"马县令拉着张凡来到刘参将面前说道,"这次带领这五万大军前往宁夏卫前去复命。"又对刘参将介绍道:"这就是我这安化县中,今年新科解元张凡张远德。"
"见过刘参将。"张凡向刘参将拱手说道。